內容摘要
*追蹤「ig」或 「FB」,並加入官方LINE(連結),可獲得「美國前30名錄取學生SAT錄取分數PDF檔案」
**歡迎加入LINE社群 「留學美國大學討論群 – ImAdmitted匯錄取」討論更多美國大學資訊!
***加入官方LINE(連結)來快速搜尋美國大學機密申請數據!
學測英文8級分 → 社區大學建築系 → UCLA Communication Studies 榮譽(Cum Laude)學士畢業 (GPA 3.807/4.0) → 哥大教育領導碩士畢業(3.869/4.0)
結論
「廣而不精」可以總結Communication Studies就讀感想
為什麼選擇UCLA & 大眾傳播
當初社區大學從建築系轉大眾傳播,最後糾結是要去UCB 或 UCLA,最後選擇UCLA的原因有3個。
為什麼從建築轉到大眾傳播?
沒有身分情況下,將來畢業我可能面對幾個情況。
1: 可能因為簽證或找工作各種問題,回到台灣後,我要重頭學建築…
「建築法規」- 台灣與美國建築法規總是有差異的
「建築設計創意」- 加州陽光明媚,使用木材,沒有高樓層;台灣下雨潮濕,使用鋼筋混泥土,高樓大廈,我在加州所學可能要打掉重練(!?)
「建築軟體」- 可能因為使用的建築軟體有差異,我又要重學
「建築師執照」- 可能要在台灣讀碩士,才可以考取台灣建築師執照等等
(PS: 上面的如有誤會,歡迎分享! 如果能重來,我大概會希望自己在台灣讀建築學士,美國讀建築碩士)
基於這些思考,加上當時我對於美國多元文化的議題很有興趣,例如:為什麼同樣一句話,不同種族的人聽到感受很不一樣,對於從台灣相較單一種族的我無法理解,因為無法理解,所以想要理解,最後就轉去大眾傳播了。
校園生活

去參加同層宿舍朋友於加州酒莊的婚禮,大家疫情後再次相見。
校園生活


拜訪UCLA學士論文指導教授的家裡 & Rosa Parks 親筆簽名的圖畫
校內工作
「UCLA就讀中最感謝&珍惜的經驗,改變我一生」
受益於GRIT Life Coaching ,讓我轉入後的第1年(大三)過得比較順遂,所以我第2年(第四)也變成GRIT Life Coaching 的一名學生生活教練。
主要是1周5名大學生或碩士生,1周1小時與他們會面,持續1學期,傾聽與針對他們的需求分享各種自我成長工具。而我自身也有1周1次的工作培訓,去精進自我與主管和同事分享個案。我們工作就是類似心理諮商師簡化版本,相對於學生要預約很久才能看到校園心理諮商師,我們提供每周1小時的陪伴與傾聽的時光。本以為直男如我應該很難勝任這份工作,或著我擔心我會英文聽不懂…但好險我還是能運用自身不同的優勢與經驗,去做好這份腳色。
好處:
- 讓我了解自身是否想前往社工或心理諮商師的行業
- 遇到已結婚、碩士生、學士學霸、說中文的大學生…等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,讓我能更加展現出同理心和實施各種學說與自我成長工具
- 遇到一群對於探索自我 & 自我成長 有興趣的朋友們
- 研習資料和手冊都可以收到薪水…(台灣勞工環境QQ)。如上司認為這份資料可能花費1小時閱讀,他就給1小時的薪水給我們,不會過問是否真的閱讀,但當然在會議當中要有辦法提出討論。
壞處:
- 共感到不同負面能量,好險有內部的支持網路,讓我可以面對&抒發負面情緒

UCLA GRIT Life Coaching團體合照
同屆就業去向
建議
想就讀UCLA絕對推
想就讀 大眾傳播 謹慎思考
1: 英文能力好 & 知道美國知識背景 會走得比較輕鬆,我英文能力底子不好 (學測8分),又沒有從小跟美國有任何接觸,所以讀得比較辛苦,但當然最後在學術上還是可以跟當地人比拚一波就是了 (GPA: 3.807 / 4.0)
2: 要願意大量閱讀並快速寫作,對於各種領域的時事有興趣,才能言之有物。我當初是對於多元文化與美國弱勢團體有興趣,所以也是研讀許多中英文資料
3: 要願意上台報告 & 辯論,這方面當初我在社區大學讀建築系時有諸多經驗和訓練,所以就不怕了。
4: 台灣對於記者或大眾傳播的刻板印象也是一種考量
為什麼回台灣?
覺得只有1年的工作時間(OPT),感覺只會被當免費勞工看待,無法學習到甚麼可能就要預備走人了。除非我真的很幸運可以抽到工作簽證或著有老闆願意幫我申請綠卡etc.
同時也覺得想了解台灣工作環境究竟是如何,所以因緣際會之下去了一間國際學校任職,最後有當到組長,學習到很多,也真的滿辛苦的,也觀察到可以自己可以前進與努力的方向,所以又再次前往哥大讀教育領導碩士,然後又選擇回台灣了,是希望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,讓國際教育在台灣更好一點。

UCLA 傳統 – Undie Run